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×
重庆商报讯(见习记者李洋 实习生都修霖)
/ E3 a: S7 n; t7 R) ^2 z) S今年5月,张丽将渝北区两路一大型商城告上法庭。她诉称,3月20日,该商城周年庆典承诺:在场女顾客若主动脱得剩下“三点式”内衣,就可到任一柜台免费选走一件衣服。张立即照办,在3楼柜台拿了件价值千多元的貂皮大衣。但在商场出口却被保安当众拦下,说她的内衣不是“三点式”,因此不能拿走大衣。
, p! ~" h2 T9 }/ a/ G
" ^8 ]) |8 i- X% c# x 张找商场理论,对方称她穿的是连体内衣,不符合“三点式”要求。张认为,商场承诺只要脱剩内衣就可以获赠衣服,“三点”并不是其主要意思的表达,自己符合赠与条件。同时,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剩内衣,并被拦下和没收衣服,自己心理受到极大伤害。她请求法院判令商场兑现给付大衣并赔偿精神损失5万元。' n8 s) ?+ I+ \( I2 D6 `0 t) F$ h
5 O6 Z' }5 F$ {6 r 商场庭上辩称,促销承诺中,“三点式”是赠衣条件的组成部分,张不符合此要求,不应获赠,且张的“脱衣”行为是自愿非强迫的,商场不该为此赔偿精神损失。/ v6 D: V! ?: U: O# `4 i
* F7 L% i4 l4 i, N- @5 R* l2 n# \- I& w 法庭审理认为,商场的确向顾客承诺,只要脱剩“三点式”内衣就能获赠衣服,但商场如此承诺违背了《民法》的公序良俗原则和立法精神,虽无主观故意,但仍是无效的民事行为,由此引发的纠纷不受法律保护,一审驳回张的诉讼请求。7 ?. j- e8 V" {* z- R3 ]
% B% _2 h* b0 S9 {) {, s! c
昨日,西南政法大学赵万一教授发表看法称,《民法通则》规定,民事行为应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,商场“脱衣可获衣服”的承诺,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,涉嫌恶意促销,是不合法行为。赵教授说,顾客应慎重考虑商家促销的合法性的问题,否则由此引发的纠纷不受法律保护。) J( c' S" T% Y4 Q
c# j) P& {& l5 \- w* o3 j 衣服没拿到,官司也输了,张丽昨日接受采访时称,自己很后悔,丢了面子不说,还耗了官司成本。 |
|